首页 > 热门

醉心书艺写华章——记南充著名书法家李永平先生

发布时间:2018-03-23 21:12:42    来源:西充网    浏览量:    作者:王兴广

 

  李永平 挥毫泼墨

  儒雅的气质,高远的志趣,深厚的文化积累。书法家之所以高雅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书法有一番特殊的情怀,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意境。站在嘉陵江畔,李永平飘逸的章草书法作品写出了“淡泊如水心宇廓,万里长空任回旋”的人生态度。

  ——题记

  “风清鸟弄檐前竹,地白人归镜里天。”南充,三国文化发源地之一。这方水土神奇美丽,钟灵毓秀,琴棋书画,丹青翰墨,人才济济,名家辈出,新时期文艺精英层出不穷,交相辉映。李永平先生,一位醉心书法艺术多年的著名书家,结缘碑帖翰墨三十年,仍不改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家乡南充的痴情,创作出众多历史变迁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爱乡情怀。

  金秋时节,西充诗词学会会长何杰先生相约我同行嘉陵江畔,为李永平先生做个专访。当告知他本人时,先生谦逊道“我就是一名书者,没什么好写的”,当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风范长者,谦谦君子。

  其实,李永平的人生有许多值得写的地方,但淡泊自守的他却极少与人聊起。他1965年6月生于南部县,世承书风,有着浓烈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李永平从小就在诗词书画,文史哲学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熏染了他敦诗悦礼,穷理尽情的习惯和审美情趣。

  对于李永平先生,不能仅仅用“书法家”、“摄影家”、“诗人”来称呼,他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几十年来,李永平先生面对滔滔嘉陵江,右手墨笔,从容挥墨笔书写历史人文;左手相机,摄下南充秀美风光,是南充文艺界为人称道的“多面手”。

翰墨姻缘系我思 章草笔下有知音

  “翰墨姻缘系我思。”书法是李永平一生的热爱与追求,已经成为他的生命表达方式。

  李永平的章草作品,底子深厚,于法有度,字字不苟,但又“学古不拘古”。李先生告诉我们说,他喜欢章草是受到了他的老友、现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林峤的影响。“林峤当时在南充市文化馆工作,我们经常一起交流书法作品。他点拨我,要把书法练到一个境界,就不能乱临、乱学,要‘守一家’,主张我多临章草,并送了我一本《古今章草集》。”拿着这本《古今章草集》,李永平开始精研明代宋克的《书谱》,以及王羲之、孙过庭等书法名家的书法名帖。

  草书是所有书体中最难驾驭的。它貌似给了书写者以最大的自由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情和悟性,但同时又需要极深的功底,和对法度的精准理解和掌握,才能够予以恰当控制,否则就很容易滑向肆意妄为、糊涂乱抹。正因为这样,历来书法家能在草书领域获得较大成就者为极少数。十余年来,李永平通过静心研究、勤劳练习,如今已能写出一笔悠游自然、潇洒浑厚的章草。

  习书法本不易,形成“一家之风”更难。李永平的“一家之风",在于他学古不拘古,创新书法的形意,融合古今。他说,“书法要讲究韵律,要表达内心情绪,也要大众化。”章草出自汉代,许多笔画在现代早已“失传”,因此一副章草书法,能认识字的人不过寥寥。为了使作品“老少咸宜”、人人识得,李永平结合了今草、章草写法,下笔或厚重质朴,或飘逸潇洒。“既要有传统的底子,又要为大众所接受,不能做老学究、脱离群众。”

怡心遣兴潇洒度 诗词歌赋即文章

  李永平出身于中文科班,文化功底深厚,对艺术有着执著的追求,在书法、摄影、旧体诗、歌词方面均有所长。李永平谦虚地称,自己是个“杂家”、是个“老文青”,实际上,用“艺术家”来形容他更为贴切。他融古今艺术,创新形式和内涵,咏家乡风情、摄祖国河山,可谓是一位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型艺术家、多面手。

  “华胥厚土历千载,巴都遗风几多改。润物化民清流过,顺天承运紫气来。观星究理察万象,重学崇文传一脉。临江豪饮效猛将,夜阑画舫歌入怀。”这是李永平所作的《阆中古城》,此诗起笔磅礴,气象万千,诗中细数了阆中的历史由来和古代名士。

  “我很喜欢古体诗词。书法界提倡写自己的诗词作品,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对传统的有力传承。”李永平说。除了这首《阆中古城》,李永平还著有《朱德故居》等五十首描述家乡南充美景,或是祖国壮美风光的古体诗。他的书法作品,大多是写自己所作古体诗词,南充的北湖公园、西山、凌云山、风垭山以及著名的阆中古城都是他创作的题材。一个地方一首诗,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李永平创作了不少诗词作品,并挥毫泼墨,将其中蕴含的感情用书法表现了出来。

  林峤曾评道:“李永平先生的书法大多数是写自己所作的诗词作品,书法与文华相得益彰,特别是歌咏祖国大好河山和家乡南充的山川形胜及历史变迁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爱乡的真挚情感,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李永平还能写歌词。全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歌曲《大地赤子情》就是出自他手。此外,写于建国60周年前夕的《我对祖国说》一曲,以及写于建党90周年前夕的《大地光辉》,都反映了李永平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李永平还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他拍摄了许多反映南充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的照片,在许多媒体、网站发表和刊登。

  李永平说,未来想以《诗书影 川北情》为书名,融合诗歌、书法、摄影者三种艺术形式出一本自己的创作集,这可谓是创新之举。“这三种艺术是相通的。摄影讲究光影,书法讲究线条,音乐讲究起伏,共同的特点在于变化,在于与众不同,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视角,完全学他人是不行的,现在是创新的时代。”李永平说道。

沧海横流豪情处 冰心一片在玉壶

  南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来,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流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在南充,《三国志》作者陈寿、一代名家司马相如、著名文人墨客吴道子、颜真卿、杜甫、陆游、周敦颐都曾陶醉于嘉陵江风格,留下了许多诗词书画和逸闻雅事。在南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北剪纸以及巴渝舞、 傩戏、翻山铰子等民间艺术享誉国内外。

  在书画方面,南充有许多名人名士。南充已故著名画家常玉,曾和徐悲鸿一起出国留学,油画作品在香港拍卖上亿。近年来从南充走出的著名书画家有林峤、于成松、罗云等,均在书画界有一定的地位。

  李永平说,南充整体的书画水平相当有实力,但在全国叫得响的书画家却很少,书画艺术走向寻常百姓家、走向市场的渠道不是很通畅,这是南充书画界面临的一个尴尬。从书法方面来看,以陈广兴、周杰锋、何汉卿、刘畅、文维义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家,以刘清扬、张军文、陈再乾、杨蘋、严昭裕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书法家都是南充的书画界实力的代表。

  “南充尚未形成类似乐山‘嘉州画派’那样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书画流派,这需要南充书画家们的继续努力,不懈创造创新;也需要文艺评论家的大力推介和总结。希望将来,南充书画界能够形成兼具有嘉陵江文化内涵和川北特色的书画风格,助力‘嘉陵江’文化的形成,成为我们四川‘巴蜀画派’中一支有个性、有实力的文化力量。”李永平说。

后 记

  李永平先生三十载如一日,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笔耕不辍,勤勉以求,其情可嘉,其行可赞,使人钦佩的同时亦深感为人不易,为成功名家不易中更兼不易。

  不管怎样,清风明月也好,阳春白雪也罢,一路荆棘一路行,一路风雨一路歌,山一程水一程,李永平总算坚持了下去,总算走了过来。

  我们相信,他的前方是更广阔的天地,他的前程会更美好,他的艺术会更精湛,他的成就会更辉煌,祝愿他在从艺道上永不停歇,一直前行,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慧根,用自己的辛勤和才华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再展情思,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gzcm001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